当前页面: 首页> 新闻资讯> 新闻详情
赋能银发经济,适老家具如何定义老年生活新范式?
     来源:央广网      

“您摸摸这桌子角,跟裹了棉花糖似的,就不怕磕着了。”“这升降桌能调矮陪您追剧,调高了刚好吃饭,多方便。”……近日,记者在家居卖场走访时发现,不少商家推出各式各样的适老家具产品。不久前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批准发布《适老家具 设计指南》国家标准,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。到底啥是适老家具?它跟咱们平时用的家具有何不同?新国标里又藏着哪些“门道”?央广网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。

提高家具产品的老年适用性

今年3月1日,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批准发布的《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》(GB/T 44437-2024)国家标准正式实施。根据该标准,适老家具是指根据老年人特征设计或预定供老年人使用的家具。按照主要材料,适老家具可分为适老木家具、适老金属家具、适老软体家具和其他适老家具四类;按照主要类别,适老家具包括椅类、桌台类、柜类、单层床类、沙发类和床垫类。

“一般来说,满足老年人使用需求的家具,年轻人也能用,但年轻人能用的家具,老年人却不一定能很好地使用。”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标准研究中心主任章雅玲表示,适老家具是在满足普通家具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,考虑老年人的生理、心理、行为等特征,通过设计优化手段,来提高家具产品的老年适用性。

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家居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树胜介绍,从功能角度出发,适老家具产品通常包括四类:助动辅具类(如助起沙发、助起椅、电动护理床等);安全防护类(如带有安全护栏的床、防滑设计的餐桌椅等);智能健康类(如带感应夜灯和紧急呼叫功能的床头柜、支持语音控制的智能沙发等);空间适改类(如墙体预埋扶手系统、安全护栏等)。

适老家具和普通家具有何不同?

“像这款智能床,通过搭载非接触式羽感级传感器和AI睡眠分析算法,可实现睡眠监测、健康波动预警等功能。”说起适老家具产品,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数家珍。对方告诉央广网记者,普通家具侧重基本使用需求和美观性,而适老家具强调以老年人身心特点为核心,实现功能性设计。

张树胜称,适老家具和普通家具的本质区别在于设计理念和核心目标。从设计目标看,普通家具追求美观、实用与经济性;而适老家具的核心目标是安全、易用、补偿身体机能衰退的缺陷,最终维护老年人的生活尊严与品质。从功能设计看,普通家具满足通用需求;适老家具则进行针对性补偿设计,如助起功能、防滑设计、安全护栏、急救呼叫等,并常与健康监测智能融合。此外,二者的人机尺寸、材料工艺、审美倾向也都呈现差异化特征。

在物境建筑设计事务所(北京)有限公司创始人、总经理雷啸光看来,适老家具是复合型多用途工具,旨在延长独立生活时间,而普通家具更侧重美学设计和基本用途。

新国标从三个维度提出细化设计要求

此次新国标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、智能化、功能配置三个维度提出细化设计要求:

首先,标准明确外观材料设计时应考量潜在的风险。产品主色调宜选择浅米色等柔和的中性色,辅助色宜选择浅黄色等低饱和的暖色调,与墙面、地面的颜色需形成适度对比,以便老年人清晰识别边缘,减少磕碰情况的发生。鼓励采用天然环保材料,不使用带有刺鼻气味、易引发过敏的材料,沙发等软包家具优先选用高阻燃材料。产品高度、角度应尽量设计为可调节式,外露部件需做到圆滑流畅,整体结构需稳固结实,扶手须具备防滑性能,座椅坐垫等易脏部件要便于更换、拆洗。

其次,标准强调智能化设计时应遵循简单实用原则。提倡引入适合老年人的智能设计,智能应用的交互形式需易于学习和理解,操作提示要明确直接,且能根据使用者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整。控制器和操控系统需与家具功能、使用环境相适配,操作流程应尽可能简化,从而避免因误操作带来的危险。若产品具备健康远程监控功能,相关数据需实时反馈给经授权的家人、监护人或医护人员。

最后,标准要求功能配置设计时应紧密贴合适老化需求。产品功能宜基于老年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配置,必要时可增加辅助功能的适老化部件,如座椅类产品配置防滑脚垫、扶手、靠背等,柜架类产品配置辅助照明、支撑把手、升降挂衣杆等,床和床垫类产品配置安全护栏、健康监测与预警装置、助起身与翻身装置等。产品尺寸需依据老年人的身体数据进行设计,并列明常用家具适老化功能尺寸的推荐值。

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告诉央广网记者,国家要积极应对老龄化,发展银发产业,这项标准的推出可谓是正逢其时,不过在实践中还要继续细化、深化,要真正地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,要特别踏实地去调研、去观察。“年轻人可能讲究颜值,喜欢新颖、漂亮的产品,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,则应以安全、舒适和便利为主。”

章雅玲指出,在家具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,该项标准对设计师需要考虑的产品功能(包含功能配置与功能尺寸)、智能应用、操控(包括操控方式、操控按键等)、结构、材料、外形与色彩等设计要素均提供了细化的设计指导和建议。一方面,标准包含“即拿即用”的设计建议,能切实提升家具产品对老年人需求的适配性,改善使用体验;另一方面,标准给出了老年人的具体特征与设计实现路径,能够在设计源头强化适老化考量,激发产业技术升级,有效缓解市场产品同质化问题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这是一份推荐性的指南标准,并不是强制性的技术要求,不会应用于产品的质量监督,要想充分发挥标准对行业的设计指导作用,需要多方协同进行充分的标准宣贯。

我国适老家具行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

天眼查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与适老家具相关的企业有约4.5万家,其中今年新增超7200家相关企业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8.6%。从区域分布看,山东省、广东省、江苏省、四川省、河南省拥有的适老家具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五位,占比分别为9.7%、8.2%、7.9%、7.2%以及6.2%。从成立时间看,约70.9%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。

章雅玲称,目前我国适老家具行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,产品与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产业生态呈现多元化且快速发展的特征,典型的有以下几类:

传统家具企业转型:如北京金隅天坛家具等依托原有设计与生产基础,设立适老产品事业部,开发系列化产品。

适老化改造工程企业延伸:基于家居环境改造经验,将案例反馈应用于家具设计,提升对老年人的适配性。

智能技术企业跨界:依托智能技术发展,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功能(如心率/呼吸监测、智能助起等)被应用,推出了适老型智能沙发、智能床等产品。

根据民政部、全国老龄办发布的《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》,截至2024年年末,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.1亿人,占总人口的22.0%。

如何让更多老年人及家庭意识到适老家具的重要性?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,核心就是让适老家具从“小众需求品”转变为“品质生活标配”,让家庭意识到其不仅是安全保障,更是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。

雷啸光认为,提升意识需多层次策略,建议通过媒体宣传、社区活动、教育项目、成功案例分享等多举措让大众认识到:适老家具并非简单的产品升级,而是关乎安全、尊严与品质晚年的重要保障。

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