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时间的推移,建筑物的性能会逐渐下降,超过20年房龄的建筑逐渐开始出现性能不满足需求的问题。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,约2/3的老年人居住在老旧住宅中,对环境满意度普遍较低。建筑性能下降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相互叠加,使得环境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。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基于十余年研究,提出老年人居住环境三层需求理论:安全性、支持性和健康性。调研数据显示,社区层面老年人最需要家政、医疗、送餐等服务;居家层面则急需提升防滑、扶手、电火气安全等基础保障。
当前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虽数量增长明显,但仍存在前期研究不足、照护支撑不够、智慧化手段单一等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提出三项对策:通过场景模拟优化空间布局,在支撑服务功能的同时控制成本;通过精细化设计减轻照护压力,提高工作效率;通过智慧化应用提升服务品质,研究新技术与环境的适配关系。
在居家适老化改造方面,当前存在改造项目雷同、个性化考虑不足等问题。我们建议重视改造前评估,提高方案精细化程度;关注物理环境营造,既保障基础安全又提升环境健康性;重视产品配置,提高空间适应性。
最后提出三项发展建议:加强适老化建筑环境产品的研究,开展建筑环境适老化评价工作,推动政研产协同工作。这些措施将助力实现对老年人“老后生活的全面策划”。
(作者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主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