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退休后,我经常四处旅游,但我四川方言较重,发翘舌音时,容易将其发成平舌音,边音鼻音经常混淆,非常困扰我。通过参加朗诵课学习,我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还具备中级朗诵水平。这次看到中华文化促进会举办的《烽火记忆·梨花礼赞》朗诵活动,我立即报名参加了,不仅能展示自我,还能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友们线下认识,一起游览北京。”来自四川的学员王阿姨对记者说。
据悉,这场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指导,十方融海梨花教育主办,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旅游产业委员会、老龄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朗诵盛会,将于2025年9月初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及央视频App同步播出。
近年来,一股艺术素养教育的热潮正在中老年群体中悄然兴起,成为文化养老的新风尚。目前,国家老年大学已在全国建立了44个省级分部、6.8万个基层学习点。各地基层学习点不仅承担教学任务,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主动融入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之中。
以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的课程表为例,六大学院开设了92门课程供银发学员选择。从舞蹈、摄影、小说赏析到英语、养生、服饰搭配,既有满足兴趣爱好的文化审美课程,也有提升日常生活质量的实用技能培训。丰富的课程吸引了众多学员报名学习,其中,艺术类课程尤为受欢迎。
在2025年春季学期,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的报名总数超2500人次,其中,艺术类课程报名学生就超过1100人次。
除了课堂学习,边游边学正成为银发族的新宠,十方融海梨花教育推出的“声音培训+游学”,将学员带到电视台录制棚、演播间,身临其境,沉浸式游学。
“一直很羡慕那些有着好听声音的男士、女士,每次听他们说话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。因此,心里一直埋藏着一颗种子,希望自己的声音也能有这样的魔力。”北京市民刘阿姨介绍。
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参加梨游学的沉浸式训练。刘阿姨的气息变得更加深厚沉稳,吐字归音越来越清晰,声音变得更加温暖优美,诵读诗歌、散文、美文,甚至小说片段等也越来越能融入自己的情感、体悟,甚至还能有声有色演绎一些小说作品中的角色。
“作为中老年兴趣教育平台,梨游学已成功举办28期,服务超2000人次。我们将持续聚焦中老年兴趣教育服务,推动银发游学从规模增长向品质提升跨越,为万亿级银发经济注入持续发展动能。”十方融海梨花教育相关负责人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