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页面: 首页> 新闻资讯> 新闻详情
莫让养生直播间成“坑老”重灾区
     来源:中国社会报      

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短视频的兴起,大量养生讲座从线下“转战”至短视频平台直播间。不少医生主播、养生主播通过介绍食疗调理、讲解中医养生知识,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人们听得懂、用得上的生活常识,这无疑有益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。然而,也有些所谓的医学专家、中医世家传人等主播,以赠送血压测量仪、血糖监测器等小型医疗器械为诱饵,通过加微信的方式将老年观众引流至私人直播间,宣称只要连续几天听讲座就可以免费获得相关医疗器械。

当前“养生”“保健”是短视频的热门关键词。其主播身份不是“大师”“名医”,就是“世家”“亲传弟子”,而这些身份真假难辨。这些主播绝大多数都在镜头前声称主攻疑难杂症,并以“免费讲座”和列举相关案例为幌子“带货”,有的为了躲避平台监管、营造封闭的“洗 脑空间”,甚至诱导老年人通过扫码进入其研发的专属APP中,借机向老人推销“秘方神药”。

因此,对养生讲座直播中存在的种种乱象,有关职能部门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查处力度,绝不能让其成为坑老骗老的新场所。

针对老年人易被所谓“免费”吸引、被“秘方神药”忽悠的实际,有关部门应结合“法律进社区”等活动,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宣传手册发放、图片展览和巡回讲座等活动,引导老年人认清所谓“免费”背后的“陷阱”,增强防范意识。

相关网络平台应担负起“第一道把关人”的责任,对拟上线的养生保健讲座或直播,严审主播的专业资质,将徒有虚名的“专家”“大师”“传人”拒之门外。同时,要对直播行为进行实时监管,一旦发现主播有“带货”苗头或进行虚假宣传,应及时关停直播间、封禁账号,并向监管部门举报。

相关执法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老年人养生保健市场的监管,打击虚假宣传,畅通举报渠道。对自诩“大师”“传人”或在直播中以“免费”为幌子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质价不符商品的行为,应对相关当事人予以信用惩戒;对造成严重后果的,则须依法从严从快惩处,形成强大震慑力。

作为子女,应在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,鼓励或陪伴老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。城乡社区“两委”,则要探索居家、社区养老一体化的服务机制,使老人们情有所依、乐有所往、病有所治,引导他们以乐观的心态、均衡的饮食、积极的锻炼安享生活,自觉远离所谓“秘方神药”。


"